当前位置:首页 > 技巧 > 正文

以和解之心待伤我之人——读《我们仨》有感

  • 技巧
  • 2025-01-24 02:41:51
  • 8
摘要: 初识杨绛先生的名字,是因为她与钱钟书的传奇爱情故事。后来,又因为那部令无数人泪目的《我们仨》,让我开始关注起这位学贯中西、历经百年沧桑的大家。最近,我在阅读《我们仨》一书中,发现杨绛对伤害过她的人也有一颗和解之心,这种态度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一...

初识杨绛先生的名字,是因为她与钱钟书的传奇爱情故事。后来,又因为那部令无数人泪目的《我们仨》,让我开始关注起这位学贯中西、历经百年沧桑的大家。最近,我在阅读《我们仨》一书中,发现杨绛对伤害过她的人也有一颗和解之心,这种态度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在《我们仨》这本书中,杨绛先生用质朴的文字诉说着与钱钟书的爱情,以及一家三口共度的快乐时光。但更打动我的是,书中还记录了他们共同经历过的悲欢离合,尤其是钱瑗和钱钟书先后去世后,她独自一人面对孤独与悲伤时的真实感受。令人动容的是,在那样痛苦的日子里,杨绛先生始终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对待那些曾经伤害过她的旧人。

读到这一段文字时,我不禁思索:在遭遇背叛、误解乃至恶意的伤害时,我们又该怎样选择应对?是怀恨在心还是放下过去?

让我想起自己曾经历的一次伤害。当时,我与好友小琳闹翻了脸。原因很简单:小琳将我的个人隐私透露给了全班同学。那段时间,我整个人都处于低落状态中,甚至考虑过与她绝交。

以和解之心待伤我之人——读《我们仨》有感

后来读到《我们仨》这本书时,杨绛先生对钱瑗的深切思念和她对钱钟书过往种种误会的理解态度让我明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无法改变过去发生的事情,何不选择放下?

以和解之心待伤我之人——读《我们仨》有感

在书中,作者多次提到那些伤害过她的旧人。比如钱钟书写《围城》时,曾得到一位教授的指点和帮助。但后来因一些原因,这位教授转而成为批评者之一,甚至攻击钱钟书的作品。杨绛先生并没有因此记恨对方,反而在其去世前特意写信向他道歉,并表示自己十分想念他的学术思想。

以和解之心待伤我之人——读《我们仨》有感

杨绛先生曾说:“我们从巴金、萧珊的手中接过‘文革’的教训;从钱瑗、钱钟书的手里接过生活的经验。生活有晴天和阴雨,而阳光和雨水都会成为我们记忆中美好的东西。”这番话同样适用于对待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

以和解之心待伤我之人——读《我们仨》有感

在我看来,这种宽容的态度并不意味着我们对错误行为的默认与纵容,而是让我们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难处。同时,它也提醒着我们在面对挫折时保持平和心态,毕竟人生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

以和解之心待伤我之人——读《我们仨》有感

读完《我们仨》后,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对待伤害过自己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用一颗宽容之心去化解曾经的伤痛。尽管这需要时间与努力,但它能让我们从痛苦中走出来,并获得心灵上的成长。

以和解之心待伤我之人——读《我们仨》有感

回到最初的故事。当我再次面对小琳时,想起杨绛先生所说的话,我决定主动联系她,希望能重新修复我们之间的友谊。而最终的结果令人惊喜:我们不仅重归于好,还成为了一生的朋友。

以和解之心待伤我之人——读《我们仨》有感

总之,在遭遇伤害与背叛后,请尝试以一种和解的心态去面对曾经的敌人。或许这样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成长,并在未来的日子里收获更多美好的回忆。